課程教學教材與研究

青少年

書籍資料
封面 書籍封面
類別

青少年篇

書名

再見天人菊

作者

李潼

編譯者

出版社

民生報社

圖書類別

小說類

適讀年齡

青少年

編選向度

突破二元性別認同

闡釋性別平等意識

內容簡介

二十年前定下的約會,會有人記得嗎?身在遙遠的加拿大,會為了一個少年時期的約定千里迢迢回到臺灣的離島──澎湖嗎?《再見天人菊》說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一群二十年前生活在澎湖的國中同學,在陶藝老師「姊夫」的教導下經歷過難忘的歲月,並互相約定二十年後再回到陶藝教室相會。 故事從同學會開始,敘述中穿插當年的往事,七個少年男女,各有不同的個性與背景,作者將同學相處時可能會產生的誤解、衝突、關心與友誼,諸多青少年的心理一一顯露在故事的細節中。主角陳亦雄的心理歷程是故事的重心,透過他的眼睛來看同學間的相處:個性上愛打抱不平的林賓遇上葉英三的自我保護,引發出不小的衝突;女同學則展現不同的個性,春華能幹、湘貞直率,而「含羞草」罔惜雖然害羞,卻有一股堅毅的力量。學生時期的他們,在陶藝老師「姊夫」的帶領下獲得成長與啟發。年輕的他們當然也有純純的愛戀情感,湘貞對葉英三的照顧與包容、陳亦雄對春華的感情,都是成長時期令人難忘的真摯情感。對兩位老師「姊姊」與「姊夫」之間的感情著墨不多,但是可感覺到在即使無緣的情況下,仍保有相互的尊重。 這些年輕人的相處並沒有因性別而產生阻礙,女同學的堅毅與體貼,緩和了男同學間的衝突;男同學的逗趣與活潑帶動著團體的氣氛;使他們能一路扶持,共同成長。學習過程中,亦沒有因為性別上的差異而給予不同的對待,陶藝課辛苦的篩土、揉土,不論男女都得自己來。捏塑陶土時,男生和女生都能各自發揮創意,表現個人特色。長大後的他們,都能夠發揮所長,陳亦雄當上教授,林賓是自得其樂的公車司機,結為連理的英三和湘貞努力為民喉舌,害羞的罔惜開起自助餐館,阿潘當上歌手,而春華上山修行。不論男女皆得到自我的肯定,散發生命的熱能,同時保有當年的友誼,這是最令人感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