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教材與研究

青少年

書籍資料
封面 書籍封面
類別

青少年篇

書名

戲演春帆樓

作者

李潼

編譯者

出版社

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圖書類別

小說類

適讀年齡

青少年

編選向度

尊重種族平等與同性戀

內容簡介

《戲演春帆樓》記敘一群國中生欲藉戲劇重現中日馬關條約的歷史。在追溯歷史的過程中,以114歲的太祖嬤的記憶為主軸,向年輕人道出她在抗日時的所見所聞。敘述者也說明雖然太祖嬤的記憶有查證的必要,然而,小眾小民經歷戰爭的經驗與心聲,卻也不容忽視其意義與重要性。 太祖嬤總不忘稱自己是三貂嶺出名的美麗姑娘,在她重述 1895 年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人在北部的抗日事件中,也說出她的戀情。不幸的,她喜愛的人都因為抗日而戰死。她的三個青春夢都埋在同一個沙埔裡,他們不僅相繼戰死,與太祖嬤更到死都不熟識。我們可以想像,像太祖嬤一樣生活在日據時代的少男少女,多數都曾經歷戰爭帶來生命中的苦難與生離死別。愛情在戰亂中依然是存在的,只不過能有圓滿結局的,可能只是少數吧。從太祖嬤的戀愛中,可以看到在日據時代下,願意放棄安逸的生活與甜蜜的愛情,矢志為國抗戰、奮勇犧牲的男女不在少數,兒女私情在以國為重的觀念與決定中,只能是夢了。 以新時代國中生的觀點,重新認識臺灣的歷史,透過對馬關條約、清朝割臺和戰爭生活的回顧,青少年們雖然以尋找劇本的靈感與題材為重,然而透過他們對馬關條約的編劇與再現歷史的過程,作品中反省與溯源的寓意極為濃厚。他們以四個改編作為劇本的腳本,這四個版本都對歷史有不同的詮釋與觀點,特別在「貴夫人版」與「劉鴻章版」中,基調都是日本戰敗,日本才是被迫割地的戰敗國。雖然以報復的、好玩的心情為出發點,將日本改為戰敗國,是種偏激的行為,也有違種族平等的原則。然而,中國戰敗,日本求償,以至於割地據臺這都是歷史事實,青少年藉由扭曲、顛覆歷史,表達出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抗議與種族平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