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教材與研究

成人

書籍資料
類別

成人篇

書名

空間就是性別

作者

畢恆達

編譯者

出版社

臺北:心靈工坊,2004

圖書類別

性別與空間

適讀年齡

成人

編選向度

內容簡介

生活當中太多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並不那麼合理,許多雋刻在文化內蘊的糟粕更是固著在我們的意識之中,讓人以為自天地之始,世界就未曾改變;習焉不察的結果就是許多不合理的現況會一直持續下去。而畢恆達教授從數年前聯合報繽紛版的環境觀察專欄開始,就拿起「性別」的放大鏡,仔細地檢視在生活中,有哪些僵化不平的性別關係、有哪些習以為常的性別歧視,正蛀蝕我們的社會。 這些專欄文字集結成《找尋空間的女人》一書,在書中,作者從廚房、廁所、公園這些最貼近生活的地方入手,體檢的面向也延伸至教科書、習俗、姓名,作者經常舉出實例、數據之後再加以分析,這些看來再平凡也沒有的小故事就是在你我周遭發生的事,竟然就根深蒂固著眾多留待改進的性別問題。好比在公共空間的「行」上面,女性一方面常受限於不諳駕車沒有交通工具因而被迫依附於男性才得以行動,另方面又在公車性騷擾、地下道及昏暗處的性侵害事件的陰影下寸步難行。這些專欄文字慧黠短小而十分易讀,卻常有棒嚇的功效。 到了《空間就是性別》,作者不改行文的親近,還更循序地把星散的事例統攝在幾項議題中深入討論: 一、語言不只是修辭,更是意識形態的表現;從語言挖掘出的性別歧見,常常就是整體社會的思考盲點。 二、我們的文化對男女的身體有著兩套截然不同的標準,因而連帶在空間中也賦予兩性不同的地位。以運動為例,愛動的女孩常被認為是野丫頭,因而漸漸不愛運動、終至被視為體育不好;而體育用競爭速度來衡量輸贏,卻不強調身體的協調與柔軟性,這全部都是男性價值所建構的。這樣的身體觀到空間觀其實無所不在。 三、家經常是男主人的家,從空間配置、家務分工到以致於婚姻關係,女性聲音經常被消音。 四、同性戀在家庭中的隱藏與現身是同性戀子女與異性戀父母從實質空間到心理空間的攻防頡抗。 五、性騷擾不是女人的錯,也不只是騷擾者的錯,而是整體社會必須一同解決的問題。 六、空間設計上也藏有性別歧視。 七、性別意識的形成以及對性別平等的期許。 在平易的文字當中,畢教授所能給予的啟發,就是賦予了我們重新觀看世界的另一雙眼睛。